close
數學補習,補習社,dse數學,數學最強,太子補習社-孩子的數學和符號敏感期 |
我們暫且把教育體制的問題放一放,先本著科學的態度,看看孩子最適合從幾歲開始學習識字和數學。 蒙臺梭利博士以及後來的研究者們,經過相當長時間的觀察、實踐和研究發現,無論哪一個孩子,隻要到達某一個年齡,就會對某些事物特別有興趣,而且非常想做。這個階段被稱做“兒童的敏感期”。敏感期不僅是幼兒 學習的關鍵期,也影響其心靈和人格的發展。 數學和符號敏感期,是兒童開始接觸文字和數學這些抽象內容的時期。這個時期一般在4歲半至5歲的時候才會出現。這是因為,孩子出生後,在對有形世界經過充分的接觸之後,會自然而然地在智力方面上升到一個狀態,對抽象的符號突然發生興趣。 在敏感期內,兒童會不需要特定的理由而“對某種行為產生強烈的興趣而不厭其煩地重復,一直到最後因為這種重復突然爆發出某種新機能為止”。在這一時期,他們能輕松地學會某種技能。而且,孩子在5歲以後,大腦發育更加成熟,具備瞭永久性記憶的能力,此時學習的抽象事物,不僅能被記住,也能夠理解。 學習的敏感期有沒有可能提前? 有的傢長說,我的孩子還很小,就已經會數數、寫數字和識字瞭,並沒有強迫他,是不是這個敏感期也可以通過早期開發而提前呢? 不會!科學傢們研究後發現,孩子的敏感期是在自然客觀的條件下,基於大量的觀察和實踐得出來的。自然發展的過程是不能逾越的,雖然每個孩子存在個體差異,敏感期的出現也是在一個時間段之內,但是不能通過人為的手段提前。 我們現在的孩子,從一出生,就被包圍在數字、文字這樣的抽象符號中間,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傢長抱著小寶寶,手指某個文字或數字教孩子,這樣的環境下,不是孩子的敏感期提前,而是因為讓孩子提前接觸瞭大量的抽象符號,同時,孩子的身邊沒有符合他實際年齡的環境配置,從而出現提前對抽象符號“感興趣”的現象。 孩子之所以能提前“學會”識字和數數,並不是敏感期提前,而是通過大人的不斷強化,暫時記住瞭這些抽象的符號,並沒有真正理解和吸收,而且,由於孩子在5歲前尚不具備永久性記憶能力,如果不連續強化,他很快就會忘記。 另外,小孩子之所以表現出喜歡“學”,是因為他發現,如果能記住這些東西,媽媽爸爸就會很高興。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小孩子出於生存的需要,他的主觀意識中會去做討好撫養人的事情。所以表面上看,孩子似乎喜歡“學”,而且能“學會”,其實,孩子是壓抑瞭自身的需要,去迎合父母的期望! 孩子的學習要循序漸進 即使孩子已經進入瞭學習抽象事物的敏感期,也不能急於求成,需要根據孩子的實際特點,需要有一個過程,循序漸進,千萬不能一下子就教很多。 因為,此時的孩子雖然對抽象符號發生瞭興趣,但是還沒有完全達到純粹抽象的狀態,必須先為兒童提供跟符號相對稱的實物進行配對,把一個有形的物質,通過符號表達出來,孩子才能很好地去理解和使用這些符號。 比如孩子學數學的過程是分為三個階段的:先是從1、2、3、4……這樣的“數數”開始的,這個階段叫“數名”;然後,孩子才會對數字感興趣,就是具體地書寫出來1、2、3這樣的數字;再過一段時間,兒童就會對數量感興趣。當兒童把“數名”、“數字”和“數量”三位合為一體的時候,他才真正地走向數學。 孩子在進入學齡期之前,需要完成包括感官、語言、大動作和細微動作、秩序、社會規范等很多方面的探索和學習,孩子的感官敏感期、語言敏感期、動作敏感期、細小事物敏感期、秩序敏感期、社會規范敏感期都會在這個時期到來。孩子隻有順利地度過人生最初階段的關鍵時期,才能為他日後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來源:網易親子) |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