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補習,補習社,dse數學,數學最強,太子補習社-淺談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
摘 關鍵詞:創新 激發 CAI 以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已逐步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正日新月異的改變著人們的生產與生活、工作與學習方式。 教育作為全社會的一個重要領域,當然也不例外,最令人矚目的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而對於數學,面對21世紀的挑戰,學生數學方面發展的願望和能力最重要的基礎之一就是現代信息技術與新的數學課程理念的融合,現代信息技術為數學教學改革提供瞭切實可行的方案、方法和工具,營造瞭新的數學學習環境。《新課程標準》指出:“現代信息技術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並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目前,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已成為一個熱點問題。因此,作為教育的內容及方式也必須隨著改變,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也就顯得尤為重要。 1. 巧設情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對學生而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動力之一。每當學生進入多媒體教室的時候,他們的心情往往非常愉快,興致也很高,他們被周圍的環境、先進的教學設備所吸引。教師要將這種興趣及時引到教學內容上來,效果就會很明顯。通過教師的正確引導,加上設置新的教學情景,巧妙引入新課。通過這樣巧設新課引入背景,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2. 再現過程,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數學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有效的途徑之一就是再現數學知識的發現過程,讓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猜想結論,發現定理和結論,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如:《等角定理的逆定理》的教學,用《幾何畫板》先畫出任意角和角,使兩角的兩邊分別平行,再度量角和角的度數並求他們的和;學生發現他們互補(和為180°)或相等,然後讓學生任意拖動其中的點或點,使角和角的形狀或位置發生改變,學生發現兩個角的大小雖然發生瞭改變,但是他們還是互補或相等,並且將剛才的數據列成表格,便於進一步比較與發現規律。於是學生可以猜想:一個角的兩邊和另一個角的兩邊分別平行,那麼這兩個角互補或相等。最後再引導學生用已有的知識來證明自己的猜想是不是正確的。同樣用《幾何畫板》連接,將兩個角分割成兩對內錯角,通過演示,再次展示定理的發現、證明過程,這樣可以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精神。 3. 化靜為動,突破重點、難點 數學教學內容有時比較抽象,傳統的教學手段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計算機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進行動態展示,加強學生的直觀印象,這樣可以彌補傳統教學方式難以克服的重點、難點的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直線的斜率》的教學中,有一道題是“已知兩點、,直線過點且與線段MN相交,求直線的斜率的取值范圍.”,教師可以用《幾何畫板》先畫出線段MN,再過點畫直線,度量直線的斜率,拖動直線上的一關鍵自由點,直線繞著點轉動,使直線與線段MN相交,讓學生觀察直線的斜率的變化情況,很容易得出答案,同時根據演示,找出斜率的變化規律。 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隻能在黑板上通過板書、作圖來傳遞知識,而一些動態的數學知識教學,教師不得不借助口頭語言、身體語言將動態畫面說“動”,而這樣抽象的知識學生仍隻能夠“感受”。 三角函數的圖象、圓錐曲線、簡單幾何體等等,用多媒體研究問題能夠發揮它們特有的優勢,如三角函數圖象的平移,可以通過動態演示,學生很容易得出結論,還有圓與圓的位置關系的相互運動以及每種位置關系下圓心距d與兩圓半徑R、r之間的數量關系通過CAI的演示,學生易於接受和理解。 4. 創設懸念,引導學生探究問題 為學生創設豐富的教學情景,增設疑問,巧設懸念,激發學生獲取知識的求知欲,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轉化為主動探究問題,主動參與教學過程。 提供一個便於學生探討的環境,創設富有啟發性的問題情景,如:“用一個平面去解正方體,得到的截面是幾邊形?”,對這個問題可以用《幾何畫板》動態演示,隨著平面的位置變化,截面的形狀也不斷發生變化,並在變化過程中引導學生探究截面的形狀根據什麼性質確定,這樣給學生留下更多的思考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能夠解決新問題,並能夠發現新問題,提出新的問題。 5. 互動學習,培養學生合作、自主精神 輔助的反饋系統可以使教學評價更加科學、及時,有利於學生意志的培養。如在函數圖象教學中,由坐標描點,若學生點擊的位置不對,計算機會馬上提示,鼓勵學生自己訂正,反復練習,正確後學生會有一種成功的喜悅。還可以舉行各種競賽訓練等,培養學生的自制力、自覺性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當然還可以減輕教師重復的教學和輔導,讓教師有更多的時間與學生交流。 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在應用過程中,教師還要註意一些問題:教師不能夠充當放映員,讓學生在多彩的多媒體世界裡讀“電子讀物”;教師能夠自制教學軟件(課件)當然好,不過要提倡合理利用校園網和互聯網上的共享資源;計算機不可能完全代替教師的教學,不可能代替教師的情感教育。 《新標準》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電腦和網絡將成為發展學生的理解及興趣的重要手段,學生可以通過各種現代化媒介獲取信息,幫助思考,促進學習。作為可操作的探索工具,現代信息技術不僅能有力促進學生創新精神的發展,而且能夠幫助學生從一些繁瑣、枯燥和重復性的工作中解脫出來,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動手、動腦、去思考和探索,促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平等交流與合作。 參考文獻: [1]彭鋼 張曉東 《課程理念的更新》 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1 [2]嚴士健 張奠宙 王尚志 《數學課程標準解讀》 江蘇教育出版社 2004.6 [3]廣東省教育廳教研室 《廣東省普通高中新課標學科教學指導》 廣東教育出版社 2004.7 |
- Apr 03 Wed 2013 14:46
淺談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